您现在的位置:易魂网>> 三经释义>> 读《周易》札记>>正文内容

读《周易》札记(连载之十五)

《周易》以乾、坤两卦为首,统领其余 62 卦,在乾、坤首卦中,又以乾为主,坤为副,这是为什么?我想,《周易》产生之时,正是奴隶社会中殷纣王与周文王争斗时期,当时文王造反失败被囚于羑里,幸好碰上纣王心情好,没有立即杀掉文王,否则哪有《周易》?其实,这里面不知文王是如何买通关节,才保留了性命,古书中没有记载,数年后,散宜生等人用金钱美女,才换得文王回周。我想,文王在牢中,除感激上苍佑命之外,还应当好好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。据说文王之母,是一位精通伏羲八卦和 64 卦的善易者,受其薰陶,当然文王也通易卦,在牢中苦役之外,只好演卦。出狱后,才能总结出来,当年无有纸张笔墨,只能用刀刻竹片木简,非常的不容易,一个字的含义可以成为现今一句,或一节短文。文王的处境又不允许他畅所欲言和公开反纣言论。只能用隐语或以他物比拟来刻写。表面上字义很安和明朗,但内里喻义很激烈鼓动。不久,文王去世了,他的革命遗志,由武王继承来推翻纣王,可是武王短命,建国二年又去世了,成王太幼由周公旦来辅政,当时国家动乱,周公费了许多年的力量,才平息了管蔡等的叛乱,渐渐进入治世,因此文王《周易》的刻写工作,由周公等人继续完成。

在《周易》之前,卦爻是没有附词的。《周易》才开始有辞,成了有文字的易经,有了文字以后,使人们对易经的认识和研究,有了很大理解和提高,是有进步意义的。但缺点是对易经原貌,有了框框套套,不能任卦象的自由驰聘,发挥原始作用有了局限性。因此,我很赞赏 黄鉴 老师所倡导的看卦断事,要象外无辞,反朴归初,我心为法,来恢复卦象的原始本能,不受辞的限制。所以预测技能,比其他各种预测技能都高,为什么?因为自伏羲之后,中国文化的发展,由初级的生殖文化期,进入到原始卦象文化期,人类的文化交流,是靠卦象来传达,非常自然朴实,容易简单,但缺点是不容易使科技文化快速提高和发展。如果我们要快速观卦断事,以原始的卦象文化为最好,如果要进行哲理和科技规律的研究,以有文字的《周易》为好。各有所用,各有所取而已。

黄 老师告诉我们:易有简易,什么是简易,有两个意义,一是简单容易,二是自由无拘。大多数人只能领悟到简单容易,但 黄 老师第一人能领悟到自由无拘,所以才悟创了象外无辞,反朴归初的看卦方法,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 黄 老师的聪明睿智,成为真正的“明师”。

文王演易,考虑自己的处境,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情况和文化情况,只能用卦象文化配以隐晦之辞来暗喻经验教训,以告诫后世子孙。因此文王对卦爻的分析,用现今眼光来看很符合哲学规律。我们当然不要过高的抬高文王,他只不过是一个部落的酋长,是奴隶社会中的一位奴隶主,但比较睿智,在冥冥中不自觉的对卦爻研究,符合了现今的哲学规律而已。当时已具有初级哲学思想,能悟到“天人合一”,用现今说法,天就是大自然,合就是符合,一就是规律,即对人事的研究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,所以叫做“天人合一”。因此文王不是哲学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、科学家,这些“家”的帽子是现今才有的。古时没有,我看,顶多给文王戴一顶政治家而已。

黄鉴 老师告诉我们,易有不易,什么叫不易?因为易是研究天、地、人的各种规律的。规律在现在看来,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是不会变动的。当然在更长的时间内是会变动的,因为任何事物总是变动的。例如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转动,就是规律,这规律已有许多亿年没有变动了,当然更久的时间以后,肯定是会变动的。据说,我国古代,以北斗星为测知天文的标准,现今已经有了变动,不能按原古代的标准来测量了。这就是规律的变动。所以易有不易,只是相对而言的。

文王演易,首先研究了将伏羲八卦图,演变为文王八卦图。例如,乾卦象天,至高无尚之意,文王用来代表周族,代表自己,因周族发源于歧,处于当时中原的西北方位,因此文王将乾卦列于西北方位,以表示他是多么的感激上苍保佑,和不甘失败啊!坤卦象地,为人民群众,群众是载舟也能覆舟。群众当时是臣服于文王的,文王也很爱抚群众的,所以将坤卦列为自己乾卦方位之上的西南方,以表示他很尊重百姓和爱抚百姓之意。但文王失败是很痛恨纣王的,表面上又不能露出声色,只能伪装成百依百顺非常忠实于纣王的一位好臣子(这样为后来获释有益),其实心中很想要纣王臣服于己才快意,因此又用坤卦来代表纣王(因纣王是最大的奴隶主),列在西南方位,也有表示文王对纣王的假尊敬和必复仇的心理,因为文王用乾卦代表自己,用坤卦代表纣王,他俩都是奴隶主,都是领导人,所以列为 64 卦之首,以领导其余 62 卦。当然以乾为主,以坤为副了。文王又以震、坎、艮三卦为文王的各级人马,即由乾衍生出的震长男、坎中男、艮少男。以巽、离、兑为纣王的一班人马,即由坤衍生出的巽长女、离中女、兑少女。所以文王选八卦的陈列图是天翻地覆的气势,表示必将灭纣的决心(即乾坎艮震由下向上走为天翻之象,巽离坤兑由上向下走为地复之势附图)。 可见文王用心良苦,创图之艰难隐晦,两面手法之高明,却冥冥中符合了天人规律,这是文王始料不及的,数千年来,人们发扬了其光明精粹的一面,抹掉了他韬光养晦的一面成为经典之作。

自伏羲八卦图到文王八卦图,可能有三千多年或四千年左右,自文王八卦图至现今已有三千多年,是否能在近四千年左右,又会有高人出世,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,又会创出一个新的八卦图来?也未可知。

文王演创了文王八卦图后,开始对 64 卦增写附辞。

䷀乾:元、亨、利、贞。

《周易》书中,注云(以后只写注云):元、为大,为始,为长,天地之德先于元,故为长。在时为春,春即春播。

亨:为通,为嘉美,在时为夏,夏即夏耘,即除草施肥,生长茂盛。

利:为宜,为和,在时为秋,秋即秋收,丰收为利。

贞:为正而固,若树之主干,根茎,在时为冬,冬即冬藏,秋收后留种子,以备来年再发。

我想,文王附辞之意,决不如此简单。在那种处境之中,他总想复仇,总结了教训之后,考虑到必须要先在周族中去宣传纣王的暴虐,使民众有了除暴意识,才是革命之始,所以先刻一“元”字。只要民众有除暴意识,才能组织起来,加强训练,成为百战百胜的军事力量,革命才会亨通,所以继刻一个“亨”字。有了革命的军事力量以后,才能所向披靡,无往而不利,所以选刻一个“利”字。最后才能推翻纣王朝,取得建国之根本,所以最后刻一个“贞”字。用此四字来成为指导周族革命的总方针总政策。或者称作革命口号,果然文王死后,武王继志,用此方针,一举灭纣。

请看这四个字,多么安和,多么明朗,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来,连孔子这样大儒也被骗过,只觉得《周易》存有忧患意识(见系词下传右第七章“作易者,其有忧患乎? ” )没有看透文王附词的两面手法,是何等高明!纣王再凶,也兴不起文字狱来杀文王。

文王表面上是给 64 卦增写卦爻附词,实质上是总结失败经验教训,结合现实情况去指导革命,预测未来的胜利。可惜文王刚对 64 卦只写了几个卦就死了。乾、坤两卦肯定是他写无疑,后来之卦爻词与平叛管蔡有关,可能是周公等人所续,但采用的手法仍继承其父文王的手法,不过比较不太隐晦而已。

初九:潜龙勿用。

注云:潜藏之意,以待时机。

我想,文王是用龙字来代表周族,在初九之时,群众还没有被发动起来,不能冒然革命,需要暗中去宣传鼓动,以提高群众对纣王革命的意识。

现在我们用哲学的眼光来看乾卦六个爻词,发现很符合“否定之否定的规律,”当然,并不是文王聪明,他有哲学思想来叙卦,他只是不自觉的符合了天人规律,现今才有哲学这个名词,这个学科,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卦爻,只能说是符合而已。表明了人类文化的进步,能对古代的偶然性,分析为必然性。

因为纣王的统治是旧事物的肯定因素,旧事物已走向衰老阶段,开始了内质的变化,必要萌发新事物,这新事物称为否定因素。在初爻的潜龙中,要开始否定纣王的统治了,同时也说明一切事物都不是铁板一块。在事物的质中是会变动的,这就是易经的变易理论之一。

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

注云:未得位之人,君德也。一般人解释为种子出土,或婴儿离母之象,有了新发展。

我想,文王是接初九而言,九二之时,时机开始成熟。对群众的发动工作,有了成果,可以派人去 ( 即利见大人 ) 组织起来加强训练了。也就是哲学上的进入否定阶段了。
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。厉,无咎。

注云:处危地而无咎,知进德修业,免危无咎矣。

我想,这也是文王紧接上面而言,这时革命事业起来了,要否定纣王统治,纣王是肯定因素,必然要严酷镇压,所以革命者要朝朝夕夕保持清醒的奋斗精神,不能稍懈,斗争是“厉”的,是你死我活,毫不留情的,只有积极反抗,才能胜利 ( 无咎 ) 。说明革命形势正在上升,否定的高潮到来。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否定之否定阶段。什么叫“否定之否定呢”?因为新事物叫做否定因素,对旧事物是持否定态度的。当新事物战胜旧事物,发展起来以后,这时的新事物,就开始走向衰老阶段,成为新的旧事物了。这时新变成的旧事物中,又会发生质变,即产生第二次的否定因素,来反对原来第一次的否定因素(即已开始变为旧事物了),当第二次否定因素成功后,又开始衰老了,又会发生质变,产生第三次的新生事物,称作第三次否定因素又会来替代第二次老化了的第二次否定因素,每一次的否定因素,比上一次的否定因素,呈螺旋式的上升状,社会才会不断发展进步。这种后者否定因素,来反对前者否定因素的现象,在哲学上称作“否定之否定”规律。

黄鉴 老师告诉我们,易有变易,什么是变易?即事物是经常变动的。“易”是研究天、地、人各种事物的,天、地、人各事务,不是永恒不变的。在一定时间之后,是经常变动的,所以说瞬息即变。时间是不会停留的,是永远向前行走的,所以说历史是永远前进的。事物除时间之外,还有空间,空间也是经常变换的,所以说现在的空间与古代的空间决不会一样,因为前进了,变换了。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,称作时空变换关系,时间是无始无终的,空间是有大有小的。现在又将时空概括称作“环境”,并且还包括了许多内容,如方向、地域、人情、世故、生克、冲合……等等,所以说“环境”是经常变换的。但这些变动情况,是有一定规律的,不是胡乱变的。“易”的作用就是来研究这些变动的规律的,所以才说易有变易。变易有哪些规律呢?当然很多,我刚初步认识到有三点:请易友们继续研究。

1 、阳对立统一规律,黄老师书中已有哲理详解。

2 、卦爻的量变与质变的互变规律。例如八卦变为 64 卦, 64 卦变为 4096 卦,每次卦的量变,其内含性质也变。所以量变引发质变,质变引发量变,成为质和量的互变规律。

3 、即前面六个爻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。

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。

注云:跃为进也,及时掌握进退之道故无咎。

我想,文王是说,纣王已然大败,我们终于胜利,跃出被压迫被剥削的深渊了。

九五:飞龙在天.利见大人。

注云:与二爻对应,二爻时大人不得位,此时大人得位,各从其类也。

我想,文王是说革命成功了,新政权代替了旧政权,大家欢欣鼓舞,各人干各人应干的工作了。

用哲学眼光来看,则新事物成功,内质又会产生新的否定因素,也就是要顺时而变,不能再用武装革命斗争的政策了,要改用经济建设的政策了。

上九:亢龙有悔。

注云:亢者过也,盈不可久也。

我想,文王的意思是坐享胜利,不思进取,必然后悔无极。因为社会是不断的向前发展,新事物永远代替旧事物。文王语重心长的告诫后世子孙,“盈、不可久也”。

用九,见群龙无首,吉。

注云:六阳皆变、乾极而坤,知进不知退也。

我想:易只六爻,并无此爻,这是文王着意加一个 “ 用九 ” 。用来总结前六爻过程之意,并有警告之意,革命来之不易,多少人的浴血斗争,才能有今天的胜利。如果不常常革新政治,便会重蹈纣王覆辙之虞!用哲学眼光来说,“否定之否定 ” 的规律永远不会停止,现在新的否定因素又在孕育之中。

总之,文王之辞。 l 、是总结过去。 2 、验证现在。 3 、预测未来。可见易道之深远矣!

历史真会开玩笑,果然西周亡于幽王!

䷁坤:元、亨、利牝马之贞,君子有攸往,先迷,后得主,利,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,安,贞吉。

注云:牝马顺而健行,地势坤,至顺极厚无所不载也。

我想:文王以乾卦为自己,以坤卦为纣王,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纣王情况。他叹息纣王有群民(元),又有强大的军队(亨),他们都像牝马一样很忠于纣王(利),是国家的基柱(贞),在这种形势下,我文王该如何进行革命?先要臣服于纣王,去深入了解分析纣王的薄弱环节。我必须首先将我的东南方的各部落联盟起来,增加力量,同时可以安定我的后方。然后对东北方的部落,实行拉拢和孤立政策,尽力使其不与纣王友好,在外围方面削弱纣王的势力,有利于我方的发展。

我忽然想起诸葛亮就是学习了文王此策,七擒孟获以安东南后方,才能无忧无虑的去北伐魏国。他原先实行的联吴政策,被关羽刚愎破坏,因而丧失大计,最终亡于晋。看来文王此策是多么的重要啊!

初六:履霜,坚冰至。

注云:霜、阴气所结。盛则水冻而冰,需慎之,当辩之于微也。

我想:文王考虑革命工作必须慎之又慎,用气象来隐喻革命事业,见到霜,就要考虑到坚冰将至。文王总结的这条经验,非常 宝贵,深为后世改革者所遵行。

六二:直、方、大、不习、无不利。

注云:直者至中至正,不偏不倚也;方者不动不摇,循规蹈距也;大者德合无疆也。内直外方而又盛大,如此,不用执意学习, 自然有利。

我想,文王之意,只要我们将革命的道理向群众讲明讲透(直),我们的革命纪律,要严明又秋毫无犯(方),必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,便会一心一意的跟随革命事业(大),这样 的革命运动不用执意学习(不习)当然会胜利(无不利)。文王总结的这条经验,很重要,成为后世起义军的律条。

六三:含章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

注云:內含章关,可贞以守,时出而从上,始虽无成,而后必有终。

我想:文王之意,革命者必须胸怀广大,意谋深沉,谦虚谨慎,也就是常说的胸藏绵绣,腹蕴良谋(含章可贞),表面对纣王百依百顺,使纣王不疑,派我去办事(或从王事),我却阳奉阴违(无成),利用时机去进行革命事业(有终)。文王总结的这 条经验,成为后世间谍工作的信条。

六四:括囊,无咎无誉。

注云:括囊即扎紧布袋口,谨密之意,即现在所说的不露声色,敷衍了事,当然无大过错也不会得褒奖。

我想:文王借扎紧布袋口的形象,来暗喻要去拉拢收买纣王身边的大臣武将,使其缄口不谏,表面上对纣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。这条经验,成为后世策反工作者的良谋。

六五:黄裳,元吉。

注云:黄为中(即忠)也,裳为下饰也,元为善之长也,三者无缺則吉,有缺則凶。

我想,文王之意,只要掌握好上面实施的政策,尤其是六三、六四,两条政策,从纣王内部来进行分化瓦解,则革命成功有望,表明了文王的决心和信心。

上六:龙战子野.其血玄黄。

注云:阴盛之极,則与阳争,激烈之状血染天地。

我想:文王之意,称龙为周族,或为自己,只要对外削弱了对纣王的盟友支持,对内又分化了纣王的大臣武将,则时机已成熟,马上率领群众,进行激烈的革命斗争,其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。

用六:利永贞。

注云:六爻俱变,阴不能固守,阳则能永贞矣!

我想;坤卦本无用六,这是文王着意加的,用以总结前面所定的政策。说明新旧社会的交替,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,但交替的过程是残酷激烈的,只有这样,新社会才会永贞。我们用哲学眼光,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结果。

后人研究了用九、用六的关系,证明是变爻的理论根据,物极必反的道理。
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