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易魂网>> 三经释义>> 学佛札记>>正文内容

学佛札记(连载)

(之三)

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

济 群

 

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,是生活的智慧。

佛法具有科学的实证精神,但科学始终局限在自我经验认识上,而佛法的修证则要无我,从无我智中体验宇宙人生的真实相。

 

现世的人生只不过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。

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,命运是什么?人生是否存在命运?假如有命运这么一回事,那命运是由什么力量决定的?对于这些问题,人们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样,有人不相信人生存在命运,以为生命的发展没有任何既定的规律;有人相信人生存在命运以为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支配着我们;有人以为支配命运的力量是来自于生命自身。有人相信命运不可改变,有人相信命运可以改变。

 

欲是生命内在的希求。

欲望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。

 

佛教中有时把苦分为苦苦、坏苦、行苦三类。

1 、苦苦: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;

2 、坏苦:快乐的感受;

3 、行苦:行为迁流变化,认识与世间事实相违背。

 

五蕴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蕴。

蕴是集聚义。

色:物质。 受:领纳。 想:取相

行:对事物进行判断并付诸行动。

识:了别义,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。

 

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,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。《心经》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,是代表着有的存在。与有相对的是空。

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,是破除人们对“有”的错误执著。世人认识的有是一种“实在有”。

人类对“有”产生的实在感,是“自性具”的表现。“自性”一词,或译自体,含有自己有,自己成,自己规定自己,本来如此,实在,恒常的意义。

般若中观的智慧看“有”是缘起有,世间任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,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,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。

缘起的“有”的一切,为条件有,条件成,条件规定。

有分三种: 1 、相待有; 2 、假名有; 3 、法有。

 

《金刚经》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有为是具有生灭、造作的一切现象。

实相的本身却是非空非有的。

“诸行无常”是说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化的。

 

孔子:交臂非故。即两个手臂一碰,在那么短的时间内,这个手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手了。

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: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。

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。均为刹那生灭。

一切法之所以有,所以无,不过是因缘和合与离散的推移:存在与不存在,不外乎诸法缘生缘灭的现象。

 

色受想行识,是五蕴。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,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,合称十二处。六根、六尘再加上六识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为十八界。

蕴处界在佛教中称曰三科,是对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所作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归纳。

十八界的界是种族义。十八界将世间万物归为十八种类。六根是从生理世界说的,六识是从心理世界说,六尘是从物理世界说的。

 

六入:即六根,是有情生命接收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,因而又称六入,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

苦、集、灭、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。谛是实义,四蹄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。

1 、苦谛:是有情生命的病状。

2 、集谛:是招感苦果的原因。

烦恼又称:缚(系缚),漏(漏泄),暴流、轭、取(执取),盖(覆盖)、垢(污垢)。

业:在烦恼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,分三种:身、口、意、业。一种行为的产生是意识与思心所相应,对某件事情进行抉择判断之后,然后付诸身口的行为,构成了业力。从伦理性质也分善恶两类。

十恶行:杀生,不与取,邪淫、妄语、离间语、粗恶语、杂秽语、贪欲、嗔恚、邪见。

3 、灭谛:灭是寂灭。由消除烦恼所证得的涅之道。

4 、道谛:涅的证得需修道。有八正道:

一、正见:正确如实地看世界、人生。

二、正思维:正确地思考。(又称正态)

三、正语:语言的德行。

四、正业:行为的德行。

五、正命:谋生的德行。

六、正精进:人生努力奋斗的德行。

七、正念:心念活动的德行。

八、正定:定是专注一境,对心念的一种训练。

修定就是整合身心,收摄念头,佛曰: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

定分正定与邪定。贪著定乐是邪定,禅悦为犯戒。

 

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念头,善恶就在一念之差。人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人的念头,世间的一切事态也根源于人的念头。

六祖说:前念迷是众生,后念悟即佛。佛与众生距离如此悬殊的东西,差别只有一念。

 

佛经六念:念佛、法、僧、戒、施、天。

另增四念: 1 、念休息; 2 、念数息; 3 、念身非常; 4 念死。

追求神通而修定是邪定, 神通仅仅是一种能力。它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基础,缺乏健全的人格,而又拥有神通,就象小孩玩火,那是很危险的。因此在佛教中,慈悲、道德、智慧,都远比神通要重要,忽略了德行而去追求神通是不可取的。佛教中修定目的是为了开发智慧,因为惟有开发智慧,始能断除烦恼,完善人格,证得涅,解脱生死。

 

菩提萨是菩萨的全称。

涅为梵语,意译作灭,寂灭、灭度。灭灭除对拥有的执著,灭除烦恼,灭除牵挂,灭除恐怖,灭除颠倒妄想,超越生死,证得湿。

湿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。

三世是: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。

般若是圣贤的智慧,有三种:

一、六字般若;二、观照般若;三、实相般若。

在许多情况下,文字构成的知识为何不能引发般若,恰恰是障碍般若产生的力量。

菩萨道的六度法门中以般若为导。六度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

 

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。”

六度法门的前五度,世间人也修习,然而为何不能成为菩提资粮呢?因为没有般若。

禅定能消除散乱,使心境处于寂静状态中。般若引导禅定,照见诸法如幻如化,心不随意转,则不乱。

菩萨具称菩提萨,菩提是知义、觉义。 成佛是成就无上的智慧,无上的觉悟。 发菩提心,是发心追求无上智慧,无上觉悟。菩提萨是趣向无上智慧的实践者。

智慧为诸佛的父母,一切诸佛都以智慧成就。

 

咒,是不能以语言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,通常又称神咒、禁咒、密咒、真言,乃祈愿时所唱的秘密章句,具有念怨敌遭受灾祸,或为自身求福,消灾等功效。

印度人以为咒语能解决人力所不能奈何的事。

佛教密宗对咒语特别重视。

《心经》咒语:“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提谛,菩提萨波诃。”其综合含义是:去啊!去啊!到彼岸去啊!大众都去啊:愿正觉速疾成就。

八风是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,是八种不同顺逆境界。

从人生幸福的意义上说,心灵健康为第一,身体健康为第二,钱财的拥有为第三。

 

夫妻关系并不是有固定性,不变性,它要受到不同因缘的考验,同时也要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。

风光不是潇洒,潇洒是建立在超脱基础上的,以般若智慧去观照人生,不住于相,随缘自在,不为物役,那才是真正的潇洒。

《金刚经》是以谈空为核心的典籍,重点在于谈无我。

无我使我们超越自我。

要想超越自我,首先必须放弃自我,由通达我始能超越自我。

我见使得人们局限在原有的认识上不能进步,障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,影响了人对真理的认识,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。

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