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易魂网>> 三经释义>> 《道德经》释义>>正文内容

《道 德 经 释 义》(连载)

《道    义》(11—15)

 

第十一章

 

“三十辐,共一毂(gǔ)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”  

是车轮中心穿轴之孔。车的轮、轴等只是实体,唯有插轴之孔是车的至为关键的实用处。若无此小孔,整个车只是无用之物。  

“埏埴(shān zhí)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”  

埏埴是水土和泥,用泥做成的器皿,壁、底、盖等实体均为器皿之藉利,只有其内的中空处才是盛水藏物的实用部分。无此中空,器皿则无用。  

“凿户牖[yǒu] 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”  

指门。指窗。房屋的墙壁、顶盖等是实体,而其门窗和室内中空部分才是其实用处。内部之中空和门窗的虚无部分,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有实用。无内部之中空和门窗之通口,房子则无用。  

“故,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”  

利:藉依。  

以上三例说明:事物由有与无、实与虚两部分构成,其中的虚无部分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能有实用。所以实有部分只是藉利,而虚无部分才是实用。由此可以说明,有与无二者,虽然互为利用,但不可否认的特殊作用。  

此章主旨是借用车,器、室中空部分为三者的实用之处,三者外壳的实有部分,只是藉利的道理,来阐明宇宙万物柔能克刚,弱能胜强,虚空之中,更有无穷的妙用。人身尤为显著,人身的肢体外壳为籍利,身中的一点虚灵不昧才是实用。五官七窍,更是起着全身的主要作用。  


第十二章

 

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”  

大道玄虚幽冥,无声无色,无臭无味,此乃道之真体,为生化万物之本根。五色、五音、五味,虽出之于道,却是粗浅而外在之枝末。人之心性若为外在之末所障蔽,则不能知其本。虽目能视、耳能闻、口能尝,实则盲、聋、爽矣。故不可逐于外在之末,而应体悟并抱守纯素清淡的内在之本。  

 “驰骋”是纵横奔跑。“田猎”是骑马狩猎。“行妨”是贼害。  

人的先无本性是虚静清明,无贪无欲的。狩猎之人,整日驰骋奔逐,放荡不羁,其心必狂,如此就失去了虚静清明之本性。  

难得之货,最能诱人之邪念,勾人之心魂,使人行为不规,做不德不义,贼害国民,陷己伤人之事。  

“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”  

为腹是注重修持内在之德性。为目是忘本逐末,迷于外物,求其虚华。  

得道之圣人总是注重内德的修养,而不心神奔逐于外。因此,正确的态度应是重内德,重纲本,求实用。  

     

第十三章

 

“宠辱若惊。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为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。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”  

是指偏爱、褒扬。是指责罚、贬斥。受到偏爱,褒扬或责罚、贬斥就惊慌失措。什么叫受宠若惊”?其实,受宠并不光彩,而是低下的。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,叫做受宠若惊。  

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,恐惧不宁,像大祸临头一样。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?是因为把个人看得太重。如果不把自己的名利、地位、虚荣等看得太重,而能淡然处之,不当回事,还有什么惊慌失措的必要和大祸临头的感觉?  

大道无情,天地不仁,本无宠辱。加于人的宠辱全是情欲之所致,如能保得常清静的天真本性,宠辱不必理会。哪有若惊的现象?所谓遇宠辱而感惊慌者,是因为人们把自我虚荣声名看得太重的原故。  

 “故,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”  

所以,自以己身为尊贵,其心志趋攀于高贵名显之境者,犹若把自身寄给了天下。自以己身为重爱,其意念沉溺于名利地位之地者,等于将己身托付于天下。此两者皆不合道,非长久之计。只有以虚静恬淡自守,忘乎自我,忘乎贵贱,超脱荣辱,才是全宜之计。故本经第五十六章中说: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,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,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”   


第十四章

 

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”  

是平易。是少。是细小。  

大道本是纯粹、素朴、无色之元气,又是清静、自然、无形之虚空。故以目视而无色可见,是真色无色;以耳听而无声可闻,是谓大音希声;用手捉摸而无物可得,是谓大象无形。  

“此三者,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”  

是用语言询问的意思。无色可见,无声可闻,无物可搏,此三者,只可心悟,无法睹听与捉摸,难以用语言互相咨询。所以三者是混成一物。  

 “其上不皎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”  

是洁白发光。是黑暗昏冥。绳绳是连续不断。独立无偶的混元大道,是虚明静体,它不上不下,不明不暗,阴阳由此而判,清浊由此而分。所以,在上而不见皎皎之光明,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。连续不断,无法命名。它即色是空,即空是色,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。  

“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。是谓恍惚。”  

它似空不空,无形无状,无体无象。可谓恍恍惚惚,杳杳冥冥的真空妙象。  

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”  

道在九霄之上不为高,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,在上古之先就存在,将来永远不毁灭。它无头无尾,无前无后,三界十方遍处皆是。所以,行之于前,而迎不到首,随之于后,而见不到尾。  

“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”  

如能执持先于天地的亘古之道,就可以支配驾驭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。  

“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  

首章讲的无名天地之始,五十二章中讲的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,此章讲的古始均是指无极大道。大道虽无形、无情、无名,但能生育天地,运行日月,长养万物。所以,无名的道,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纲纪。  


第十五章

  

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”  

是善进道修德者。微妙是隐显莫测的意思。玄通是对天地万物的情理洞观无碍的意思。有道之士,体道自然,恐惧乎其所不闻,戒慎乎其所不能睹,潜修密行,含光韬辉,悟淡清静,不言而教,不为而成,是谓深不可识  

 “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”  

就因为常人不识有道之士的修持,所以给予他们勉强的形容:  

 “豫若冬涉川;”  

是忧虑,亦是事先戒慎而有准备的意思。如《周易·既济》象曰:水在火上,君子思患,而预防之。有道之士,处事接物,谦恭谨慎,不敢肆意妄进,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,时时小心,步步谨慎,唯恐冰凝不坚,一足踏陷入水中。《论语·泰伯》中说: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与此义相近。  

 “犹若畏四邻;”  

有道之士,心德纯全,动静自然,处处谨慎小心,无论独居一室,还是行于野外,他们举心运念,一言一行,唯恐违背天道,逆物失理,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。  

 “俨若客;”  

有道之士的行为,端方正直,严肃认真,常常好似宾主互相恭敬一般。  

“涣若冰将释;”  

是散解之意。有道之士,处于尘俗之中,而不谄,富而不骄。不贪不染,不留不滞,其心性如冰之遇阳光,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。  

“敦兮,其若朴;”  

有道之士的本来天性,未经人间世情历练,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,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,如同木之未雕,朴然浑全。  

“旷兮,其若谷;”  

“旷”是空虚宽广之意。有道之士,心地虚明,胸襟开阔,没有贵贱之分、上下之别,相似空谷一样,无所不容,无所不纳。  

“混兮,其若浊;”  

“混”是混然一体,没有任何分解之意。在本书第四十九章中,“为天下混其心”者,亦是此意。有道之士,性体圆明,湛然清澈,处于万物之中,与天地浑然一体。民之所乐则乐,所忧则忧,和光同尘,没有任何分别。  

 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”  

“徐”是缓慢之意。人的天真本性一动,贪求世味就变为后天的七情六欲。心念趋于尘沦之中,是为“浊”。谁能除尽后天七情六欲,荡尽尘俗一切污浊,使其心宁静呢?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性体,就如浊水缓慢而静,才能澄清而重现。所以,有道之士,身虽处于尘俗之中,其性顺物而自然,不染不着,不滞不留,相似浑浊一样,其性体常住。  

“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?”  

此句是讲命功的调养。有道之士,身虽处于世俗之中,其心不被世情染着,举止自如,常顺自然,其身自安,安之久而心自定,心定而神自清,神清而性自静。如此这般,人身的真炁自然缓缓而发动,法轮自然常转。  

“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唯不盈,故能弊不新成。”  

“不欲盈”,虚心自敛,隐迹韬光之意。“弊”是指破旧之意。“新成”是世俗所谓功名成就、荣贵显达、赫赫显示之意。有道之士,常保其虚心自敛,隐迹韬光居于“为而不恃,功成不居,长而不宰”的清静平易之境。相似破旧,没有新成一样。  

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